繁体版 简体版
199TXT > 军事 > 海南1939 > 第八百六十章 欧洲和会

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意外的一届大选。两位呼声最高的共和党候选人,罗伯特?塔夫脱和托马斯?杜威,均系政坛新人,后者年仅38岁,是第一位出生于20世纪的总统参选人。就在人们以为塔夫脱或杜威将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时,半途杀出一匹黑马温德尔?威尔基,神奇般夺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,让人大跌眼镜。另一边厢,罗斯福出人意料地宣布竞逐第三届任期,打破了乔治?华盛顿开创的百年传统,二战阴云笼罩下的1940年总统大选,过程富有戏剧性,结局却在情理之中。

就连罗斯福的密友霍普金斯都不认为,胜选是板上钉钉的结果。

“威尔基一方面支持英国,称他们为“美国的海外屏障”,另一方面,又提出针对我们的竞选口号,试图把美国人卷入战火之中,瞧瞧,“选择罗斯福就是选择战争”,多么耸人听闻。”

“可他还是同意了与英国人的军火交易,特别是“岛屿换军舰”,没有我们的支持,英国连大西洋航线上的商船队都无法确保,德国人的潜艇无处不在,他们竟然出现在了印度海外,那里连一条驱逐舰都没有,有简直是潜艇的天堂。”

霍普金斯从英国回来,带回来的消息有些不妙,英国上下都在坚持,他们甚至做好了德国人登陆的打算,丘吉尔多次在下议院发表强硬演说,营造出抵抗到底的战争氛围,同时他们在美国竭力争取外援,根据盖洛普民调显示,虽然大部分民众表示不愿意美国过早参战,但是并不排斥对英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,包括武器交易,他们并不一定看得到战争背后的东西,但是做为曾经的殖民地,他们依然心向英法多一些。

“丘吉尔一口回绝了我们的调停,英德不停战,德国人不可能东向,苏联人也不可能在此时主动进攻德国,时间在他们一边,现在的问题是,谁都想改变历史,而英国人却想复制历史,我们该怎么办?”

罗斯福看了他一眼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历史早已经改变,华夏人的崛起就是最大的变数,我们在太平洋上的对手,从日本变成了华夏,他们虽然没有联合舰队,却有更先进的武器,而且表现得咄咄逼人,华夏人马上就要建国,柯里从海南岛发回消息,希望美国承认红色华夏并与之建交,双方开展正常贸易,赫尔担心共产党会因此打入我国的市场,哪怕刻以高额关税,我们的产品也难以与之竞争,你怎么看?”

霍普金斯答道:“在我看来,华夏目前最有可能进口的商品是美国的小麦、棉花、大豆这类初级农产品,当然还有钢铁,出口的工业品就很多了,实际上,一些华夏工业品已经通过第三国进入了美国市场,比如杜邦公司发现,一些商人从,南美的某些国家收购了大量人造丝产品,比他们根据实验室配方生产出来的尼龙质量更好,成本更低,哪怕经过了两道手,依然有不错的利润,假如由华夏直接进口,海量的工业品只会摧毁美国脆弱的化工产业,双方即使建交,边贸谈判也应该有诸多保护措施,那样的话,建不建交又有什么意义?共产党也许不会反对,因为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在美国开设外交机构,直接插手国内的那些共产主义地下运动,而我们必须要抛弃果府,抛弃他们在印度建立的流亡政权,这些后果,总统想过吗?”

罗斯福叹了一口气:“如果不是考虑这些后果,我也不会如此为难,华夏人现在拥有产能优势、科技优势、成本优势,美国工业品无法与之竞争,但是关闭市场的后果是我们也会失去欧亚市场,欧洲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地,可是不管是法西斯欧洲还是共产主义欧洲,都不会允许美国的商品进入,英国人不妥协,我们除了亲自下场,没有第二条路可走,这样的局面是华夏人愿意看到的,他们需要时间,而美国,需要机会,一个把欧洲重新纳入自由世界的机会。”

在霍普金斯亲自出使英国的同时,助理国务卿萨姆纳 威尔斯(sumner welles)则以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欧洲大陆,先到意大利后去柏林,试探德国人的态度。

与历史上不一样,威尔斯的这次访问在法国投降之后,用时也要久得多,包括路上的时间长达7个月,一直到9月初才回到美国,与霍普金斯前后脚落地。

他带回来的消息,同样不能令人满意。

“欧洲大陆的法西斯化愈演愈烈,各国的极右翼势力都获得了相当的政治地位,即使不是掌权者也是举足轻重的力量,意大利人在北非展开攻势,让英国不得不分心,把相当的力量投入到对殖民地的保护上面,地中海被意法舰队控制,已经成为他们的内湖,苏伊士运河实质上已经被切断了,英国与亚洲殖民地特别是印度的联系困难重重,他们的商船队不得不绕行好望角,距离增加了一半,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,来自亚洲的物资供应被切断,只靠一个加拿大,是支撑不起继续战争的。”

罗斯福和霍普金斯交换了一个眼神:“我们的驱逐舰什么时候交割给英国人?”

“如果达成协议,可望在一个月之内全部交付。”

“让我们的议员在国会提起反对案,就以《中立法案》为依据吧。”

霍普金斯反应很快:“以此对英国施压?”

“我们有难处嘛,国民不愿意美国介入战争,我在竞选时承诺过,美国将继续保持中立,不能因此而得罪选民吧。”

罗斯福狡黠的眼神,让威尔斯马上明白过来。

“英国如果撑不下去,我们就可以进行调停了,最好让德国人的潜艇在印度洋活跃一点,至少是部分切断这条线,哪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,他们也会非常困难。”

“美国对英出口再加上一些阻碍,不光是军火,普通民用品也可以列入其中,美国决定恪守中立,不参与交战双方的任何贸易。”

“为了表现出我们的立场,是不是让一些孤立主义团体在白宫和国会山外面示示威,让英国人看到就最好不过。”

“还有新闻媒体,让权威人士分析一下选情,指出在威尔基的节节进逼面前,罗斯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,他为了帮助英国朋友,已经尽力了。”

几个人七嘴八舌,办法总比困难多,为了逼迫英国人认清现实,又不至于过份刺激他们,可谓是绞尽了脑汁,只有英国人低头,才能想办法把双方拉上谈判桌,举办新的巴黎和会,这就叫做。

釜底抽薪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